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10年来,“一带一路”合作网络从亚欧大陆延伸到非洲和拉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和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中国举办了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与合作伙伴在铁路、港口、金融、税收、能源、绿色发展、绿色投资
协助埃及发行非洲首笔“熊猫债”。中国银行发行全球首批共建“一带一路”主题绿色债券。中国工商银行发行100亿元人民币绿色金融债券、全球多币种“碳中和”主题绿色债券,参与阿布扎比控股公司25亿美元绿色银团贷款项目
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多边合作成果文件清单:(一)深化互联互通合作北京倡议(二)成立全球可持续交通创新联盟(三)“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北京倡议(四)《“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展望报告》(五)发起绿色发展投融资合作伙伴关系
今年是我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提出这一倡议的初心,是借鉴古丝绸之路,以互联互通为主线,同各国加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为全球发展开辟新空间,为国际经济合作打造新平台
近日,在向《中国能源报》记者谈起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时,国际能源转型学会会长、国际能源论坛(IEF)前秘书长孙贤胜说:“不久前,我参加了上合组织在乌兹别克斯坦召开的一个能源会议,感觉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确实已经深入人心。” 在孙贤胜看来,首先就是各国需要加强在可再生能源方面的合作。
近日,宝武应世界贸易组织(WTO)邀请,参加了WTO2023公共论坛——促进钢铁脱碳公平竞争环境论坛,展示中国钢铁行业、宝武的绿色低碳发展成果,积极推进国际低碳排放钢互认平台的建立
9月21日,以“碳达峰碳中和与能源革命”为主题的碳达峰碳中和国际论坛在海口开幕。此次论坛为期2天,设置主论坛和专题论坛,主要内容包括主旨演讲、圆桌讨论、报告发布等。多场专题论坛结合绿色低碳发展、新型能源产业、数字化赋能ESG市场、国际绿证等议题,邀请国内外行业专家聚焦主题,围绕“双碳”
以“碳达峰碳中和与能源革命”为主题的碳达峰碳中和国际论坛在海口开幕。论坛期间还同步举办国际碳达峰碳中和技术博览会,围绕“双碳”发展路径,聚焦海南省绿色创新、能源低碳发展、清洁能源、氢能、数字化智慧低碳、先进核能技术等领域,集中展示全产业链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和解决方案。
在习近平主席作出中国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宣示临近三周年之际,由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碳达峰碳中和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全球碳中和进程中绿色低碳发展转型与创新”主题论坛将于9月21日上午在海南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多功能D会议厅召开。
碳排放统计核算及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是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重要基础,是制定政策、推动工作、开展考核、谈判履约的重要依据。国家气候战略中心自成立以来,持续围绕应对气候变化国内履约、清单编制、统计、监测、核算、报告、核查、考核等主责主业,开展深入研
SMART Z数字双碳平台面向政府、园区、企业、第三方机构提供组织碳盘查系统、产品碳盘查系统(LCA)、供应链碳足迹溯源管控系统、生产全流程精益降碳智能管控系统、微能源智能管控系统、园区双碳大数据监管系统(G/B)等应用
推动“三平台”等国际交流合作迈上新台阶。全面提升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国际化、市场化水平,完善产品展示、签约洽谈、业务延伸、企业落地等全链条服务,打造永不落幕的服贸会。高水平办好中关村论坛,持续发挥好面向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国家级平台作用,持续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高位链接全球